夹缝中的校长:走好发展“平衡木”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校长的本位是什么?在现代社会语境下,校长的职业内涵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许多中小学校长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些无奈和不得已:相当多的时间不能用在学校发展的“正业”上,一些看起来与校长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反而成了校长们工作的重心,压迫着校长必须付出许多的“额外”精力去对付和化解。在许多被异化了的规则面前,校长的角色意识出现了紊乱,重压之下,心灵蒙尘。 不过,任何一种环境里面都会隐藏着契机。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转换一下思维方式,也许那些无奈和不得已都能豁然化解。 在做什么与不做什么之间挣扎 用主要精力解决主要问题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这是不少校长现实生活的写照。每天上班如临大敌,下班则如释重负,常有疲于奔命之感。很多校长一碰面,话题总绕不开“校长难当”。 校长难当,难在整日被文山会海困扰,为计划、执行、检查、评估烦恼,被琐事纠缠,不能用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抓教育教学。山东省广饶县陈官乡中心小学校长杨国营曾在博客中这样调侃自己一天的生活:“电话催得我团团转,几乎是屁股与椅子接触时间没有超过二十分钟的。人们都说教师坐班,痔疮是职业病,但我相信大多数农村小学校长肯定没有。”学校的杂务太多,杨国营常常抱怨“电话就是自己的行动指南”。正跟老师们谈论课堂,淋漓尽致,谈兴正浓时,忽然一个电话来找,无论多留恋都要离开。有些推销电话也打过来凑热闹,纠缠不休找校长,自己就假装说:“杨校长不在。”“去哪儿了?”“那我就不知道了……” 作为乡中心小学,学校面对很多的检查。“所有的检查都不会放过我们,安全、校产、督导评估、创人民群众满意单位甚至是计划生育都要查,有些甚至每学期要来好几回。”这样的境遇让曾到北京师大附小参观的杨国营感慨良多:“自己的学校是检查的多,参观的少,人家的学校是参观的多,检查的少。迎接检查和参观的心理压力不同,迎检查费心劳神,要对各级领导和部门负责,有时还需要弄虚作假。迎参观则是展示特色,做十足的自我。检查总是要挑毛病的,伺候不好就不能过关,不能过关就要重来,重来就要搭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面对这些,杨国营明白,自己的学校不像大学校有那么细的分工,校领导班子成员都有教学任务,更多的事情都需要自己作为校长东挡西杀,所以又给自己的身份多了一层定义,必要时做个“杂务粉碎机”。 对此,东营市实验中学晨阳分校校长刘知晓深有同感。时下的教师正在承担着由教育弊端产生的诸多责任,频繁的检查验收,保证学生的绝对安全,每天都要应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家长,而教师正成为社会矛盾的“出气筒”。“作为校长就是要为教师搬走上级机关的非服务性管理、学校内的官衙之气、社会和家庭对教师的围攻这‘三座大山’。”刘知晓觉得这是自己做校长的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楚江亭曾观察过37位校长一整天的生活,看看他们从早7点到晚7点这12小时都做了些什么。结果发现,高中校长在校的时间不足四分之一,初中和小学的校长在校时间也不过一半左右。在校的时候,校长们还要忙于应付各种关系、开会、检查卫生等,全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 “校长一定要在学校整体的管理中抓关键素质的建设。”北京育才学校校长王建宗认为,在现行中国教育运行机制下,把握校长的角色,一定要处理好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 作为一名校长,工作忙是正常的,但问题在于是不是忙在“点子上”。如果不属自己职责范围的事也要去忙,这样即使废寝忘食,也不一定能把事办好。校长需要改革一下“学校里里外外的事校长都应亲自抓”的思维方式,根据现代学校科学管理的要求,弄清自己的责任“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摆正自己的位置。把握授权艺术,使校长能够做校长的事,下属能够做下属的事。同时,又能对下属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使其放而不散,活而不乱,统而不死。 校长是学校之魂,处于学校中心地位,校长对外代表学校,要协调处理好外部关系,对内要全面负责,确是上系百根绳,下抓千条线。楚江亭认为,面对五彩缤纷的学校,日新月异的社会,校长要抓大事,要做有战略头脑的领导者,首先要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做学校价值的引领者,打造和引领团队,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并为实现规划制订各种规范和措施。 在应试与素质的夹缝中寻出路 其实两者并不矛盾 在各种矛盾冲突面前,校长往往在越具体的问题上越容易出现价值冲突。 “学校办学落脚点应该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学生在学校里能自由快乐地成长,学校能稳步、快速发展。可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对一所学校评价还比较多的以考试成绩来衡量。都说要搞素质教育,重要性谁都明白,但一涉及具体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转变自己的态度了。”东营市东营区黄河办东赵小学校长王建厂坦陈自己的学校就曾经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徘徊过。 “很想搞素质教育,可是应试教育也不能丢。”王建厂回忆说,学校2001年前搞的就是应试教育,当时学校的教学成绩稳居全区、全镇前三名。虽然成绩好,但是弄得师生疲惫不堪,老师的心智没有了,学生的灵性不见了,教师只关心教学成绩,加班加点,无心搞教研,教师之间缺少合作,团队意识淡薄。 “学校这样下去肯定不会有发展。”王建厂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后,决定走素质教育的道路。由于没有现成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放不开手脚,抓素质又不能不要成绩,教师也有很多的顾虑。很长一段时期里,他是两者一起抓:学期开始时,学校轰轰烈烈地搞起素质教育,后半学期,又开始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这种混乱的局面弄得整个学校教学工作失去了方向。 实施素质教育要进行统筹思考,要有整合资源的能力。王建厂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搞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就一定会下降吗?学校上上下下经过反复思考,认真讨论,决定尝试一下。“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学校的教学成绩的确有些波动,下降得比较明显。”但是当素质教育在学校逐渐生根结果时,教学质量又提了上来,王建厂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2003年实施新课改以后,学校打造团队,实行年级管理、捆绑式评价,教师之间团结互助,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成功地实现了学校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王建厂感慨地说:“这次尝试不仅解决了我们一直捉摸不定的办学思路问题,也使得学校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夹缝中寻求了发展。” 王建厂和他的学校几经起伏,走出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夹缝,而相形之下,很多学校却没有如此的幸运。作为一校之长,理应有激励教师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勇气和决心,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使得校长身处两难境地,在“远景”召唤与“近景”需要的夹缝中,不少校长既要向上“应付”课改任务,又要给学生家长一个满意的“交待”。当升学指标成了教育主管部门评价校长的标准和吸引优秀生源的唯一砝码时,校长的处境就更加艰难。如何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众多校长备受折磨。 “面对阻力选择坚强,面对生命选择成长。”胜利油田第二小学校长王爱东一直鼓励自己,“尽管社会对教育有质疑和要求,教师工作状态呈现出无助和倦怠,但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头人―――校长,不可以倦怠,不可以埋怨。处理和解决种种问题和矛盾,带领大家在夹缝中努力工作,今天的校长需要更坚强、更智慧,这一份坚强和智慧来自于我们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沉甸甸的责任,来自于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 在经费短缺与发展的夹缝中求生 当穷家更需要自信心 经费短缺是校长们在办学中最发愁的问题。 王建厂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办学校,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上级拨付的生均公用经费和“三免”拨款中的杂费。可是学校日常工作十分繁杂,学校需要发展,哪个地方都需要资金,有时为了加大学校设施的投入,把下一年的经费都预支了,学校外债累累。 “短期内,经费短缺的问题还好解决,但时间久了,影响的不仅是学校的发展,还有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面对这样的窘境,王建厂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一方面协调好所在地村委,争取给予学校最大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宣传,搞好与附近企业单位的关系,争得他们的大力支持,捐款、捐物,帮助学校解决经费不足问题。还有就是通过教师集资的方法,解燃眉之急。学校在刚建微机室时,需要大量资金,通过教师每人集资5000元解决了这一困难;2004年,学校建设校园网,为了给教师配备人手一机,实现无纸化办公,每个教师又集资了2000元。 在学校经费分配上,王建厂也是精打细算,日子过得很仔细。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学校决定:进一步压缩与教学关系不大的经费开支,坚持把资金投入到教师培训、教学设备的购置、图书购买及为学生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也正是因为多年来这样的坚持,学校的固定资产每年都在增加,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在貌似平静的学校发展过程中,校长的身份却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的社会,其特征就是一切都要变化,每一个变化都是一次利益的调整,在学校里领导着变化发生的校长自然就处在风口浪尖上。作为一校之长,他们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行政官员;既要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为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负责,又要在各级政府穿梭,为了学校的利益和发展,打通各种复杂的关系。他们既是教育家又是企业家,面对市场规则,校长不得不学会经营学校,充分调动上级部门、社区、食品、水电煤等外部力量和内部资源,维护学校利益,为学校发展筹措资金,降低运作成本。 “当校长很难,要么不当校长,当了校长就必须承载校长的责任,为教育做点事。”北京市崇文区崇文小学校长白淑兰认为,校长应该是自信的,是有追求、有目标的。执著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校长虽然要在不同的时期做不同的事,但是一颗心就是为了孩子,为了教育的发展。 “校长要认识到夹缝中求得生存的问题,有些事真的做不了,但绝对不能等、靠、要。”楚江亭认为,校长一要认识到国家的国情,二要认识到国家的管理制度要改革。“其实机会就在身旁,校长要做到的就是有胆量、有见识、懂法、懂情。”譬如,对于校长来说,宣传学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却忽略了自身宣传。在新形势下,宣传也要改变方式,比如通过建立校园网站,展示学校的特色,开家长会,征求社会、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学校必须善用网络资源。”许多国内外基金会的网站上有很多合作信息,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可以为学校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用教育的理想激活学校,用信念的火炬点亮生命,教育的变革中除了实用的工具、技术和资金,不能缺少激情。处在夹缝中的校长更需要的是被激起渴望变革的勇气和力量,放下包袱,全情投入教育的深刻变革之中。 责编:唐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