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转型是教育发展必然要求 来源:中国教育报 拜读陈新华校长的《质疑教师“型态”转换说》(《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25日“教育科学”版)一文,很受启发。陈校长这篇文章中的观点,概括起来就是否定教师应当由工匠型、经验型向智慧型、研究型的角色转换,肯定“教师应该是有思想的人”。对于他否定教师必须进行“型态”转换的观点我不敢苟同,但对他提出的“教师应该是有思想的人”这一观点没有疑义。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发展心智、陶冶人格,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应该是智者,而不是工匠。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老师的始祖,智者的化身,他们的教育特点首要是启迪学生的智慧,而不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功能,教育重在启迪智慧、培养人格的本质功能退居其次,其次要目的―――传授知识和技能却成了主要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应对考试和升学,教师忽视了学生鲜活的个性,视其为学习知识的机器,将“用教材教”变为“教教材”,并演练出一套程序化的传授知识和“教教材”的方法,自然就沦为了“教书匠”。工匠和大师是有着质的区别的。工匠就是从事一种程序化、简单、较少创造性的工作,方法熟练,但智慧和艺术成分很少;大师则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达到很高的境界。如果是像陈校长文中说的那样的石匠或根雕工匠,那么他们就已经上升为艺术家和大师了。教师中这样的石匠和根雕工匠也有,但很少,他们就是教育家或者特级教师了。如果基于教育的本质,把学生看成是人而不是产品,那么教师是在因材造型和雕刻,进行艺术创造,不是在制造“标准件”,教师就必须从“工匠型”向“智慧型”转变。 教师在开始从事教育教学时需要一定的经验,工作中慢慢地也会积累一些经验。但教师应该将经验提炼、升华成智慧,不能简单照搬经验。经验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不断变化的环境,个性迥异的学生,以及新情况、新问题,教师必须做一个研究者,研究教育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教师仅靠经验是不行的,必须进入研究状态,才能掌握教育内在的规律,洞悉学生心灵的奥秘,接近教育的本质。 责编:唐昊 (责任编辑:) |